详细内容

南强讲座:能源动力系统中的多尺度协同性及多尺度构造

发布时间2015-03-16

演讲人:徐进良   教授
时间:2015/03/16 9:30-11:00 地点:卢嘉锡楼 202 室
摘要:
当前,能源环境问题突出,新的能源环保产业正在形成。由于材料及软物质科学的发展,采用新的原理及方法提高能效、降低污染成为可能。本报告以相变传热及热能转换这一能源动力系统关键科技问题为主线,阐明单一尺度多相系统,存在多相传热过程依赖单一尺度造成的矛盾和冲突,多尺度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途径。多尺度协同性是指针对多相传热的不同过程,构造不同的尺度与之相适应,从而达到提高性能的目的。多尺度协同性包括尺度协同、结构协同和功能协同等。在协同性指导下,构造多尺度结构。其核心是构造多尺度流体网络,操控多相流,多相流从无序到有序发展,自组织多相系统内各要素,使系统向好的方向演化,达到性能改善(如提高传热系数、降低阻力、降低能耗)。提出“过程分解、尺度协同”的学术思路。多尺度协同性反映了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的协同。协同中含分解和耦合,耦合在跨尺度界面,发生质量、动量及能量交换。分解和耦合体现了由复杂到简单,再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报告针对低品位热机中冷凝器,讲述了如何采用“过程分解、尺度协同”的思路,大幅度提高其性能的例子。
-------------------------------------------------
徐进良教授简介
徐进良教授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合作英文专著2部,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SCI他引13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300多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公布)。专业特长为多相流与传热,研究领域包括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热物理、先进核能系统热物理及微纳米尺度流动与传热,研究兴趣还包括采用仿生学、材料及化学手段,融入微纳米科技,构造具有协同性的多尺度结构,实现对动力设备流态的控制,调高动力设备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
Email: chem.eng@xmu.edu.cn Tel: +86 (0)592 2183751
Copyright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D201036